结构工程及土木工程材料方向

结构工程及土木工程材料方向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土木工程硕士生导师 >> 结构工程及土木工程材料方向 >> 正文

张红日(校外)


姓名

张红日


职称

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联系方式

18778057258


邮箱

253541461@qq.com


通信地址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建干路12

伟德源自英国1946-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3.09-2007.07西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岩土) 学士

2007.09-2010.04西安理工大学 岩土工程 硕士

2012.09-2020.06长沙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岩土) 博士

2020.12-2023.06上海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岩土)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0.04-今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现任总经理助理、产业研究院院长

其中2012年获得岩土工程工程师职称2014.09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

2015.10第一路桥设计院副院长

2015.12获得岩土工程高级工程师

2017.8岩土与地质研究院院长、书记

2021.1勘察设计事业部总经理兼规划与地质研究院院长、生产经营部部长

2024.1总工办(质量部)主任

2025.3总经理助理、产业研究院院长

其他社会兼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非饱和土及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广西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广西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专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红层分会副理事、路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

特殊土及边坡新型处治技术研究

不良路基处治技术研究

3)废弃矿渣在公路工程中的无害化运用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主要纵向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裂隙性膨胀土的剪切强度理论及其现场试验研究(批准号:42477143),经费47万元,2025.01~2028.12,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五:膨胀土滑坡与工程边坡防治技术标准化及生态防护综合技术(2019YFC1509805),经费1450万元其中本人主持负责50万元,2020.01~2024.12,子项五负责人,排名第一;

[3]2022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膨胀土工程边坡灾变柔性生态护坡综合关键技术研究(2022-MS5-125),经费256万元,2023.01~2025.12,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4]2023年度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膨胀土灾变力学特性及防控技术标准化研究(桂科AB23075184),经费70万元,2023.12~2026.11,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5]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钢渣在近海公路路基处治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桂科攻1598009-4),经费154万元,2015.01~2019.12,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季节性气候影响下膨胀土工程边坡的失稳机制与防控理(批准号:42330701),经费339.7万元其中本人主持负责40万元,2024.01~2028.12,排名第二;

[7]2020年度第三批广西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钢渣混凝土的安定性及质量提升应用技术(DQFGS-C1-202104-QB2-2B-007),经费70万元,2021.01~2023.12,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8]2020年度广西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膨胀土处治技术在崇爱高速建设中推广应用技术服务(XFZ-KXB-2022-010),经费220万元其中本人主持负责100万元,2022.09~2025.09,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9]2022年度南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市新型护坡材料工程研究中心,610万元,2022.06~2024.05,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防护边坡的雨水入渗及其对植被根系固土防滑作用的影响机理研究(51578083),2017.01-2016.12,参与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侧向约束桩—复合地基加固斜坡软基工作机制与设计理论研究:(51378083),2014.1-2017.12,参与

[12]2023.10~2026.08,横向课题:南宁南过境线(六景至大塘段、吴圩机场至隆安延长线段)公路科研课题(GXZH2023-G3-043),经费1163.95万元其中本人主持负责406.5万元,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在《岩土工程学报》、《Acta Geotechnica》、《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优秀期刊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top期刊5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近20件,实用新型近40件;专著5本、软著10余项、省部级工法近10项。


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科学技术奖(共15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厅级科技奖6项)

1.2025.07,《膨胀土滑坡和工程边坡新型防治技术》-“202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2023.12,《近海公路钢渣资源化创新集成应用技术》-2023年度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3.2024.07,《山区路域土石混合体变形破坏机理与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202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4.2022.05,《湿热环境膨胀性岩土隧道灾变机理及防控技术》-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5.2024.01,《膨胀土边坡浅层坍滑机理及生态防护技术与应用》-2023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6.2022.12,《南方地区软岩边坡灾变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八;

7.2022.01,《公路膨胀土流变理论及其路基边坡防护技术》-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8.2020.12,《高等级混凝土路面病害精准识别及新型聚合物快速修复技术》-中国公路建设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六;

9.2020.12,《混凝土路面病害新型聚合物快速修复技术》-建筑材料创新奖二等奖,排名第八。

二、工程技术质量奖(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奖项37项,工程咨询成果奖项10项,除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奖项以外的其他微创新、质量管理、BIM等工程技术类奖项22项。共获得各级各类工程技术质量类奖项69项)

1.2022.11,《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工程勘察》-2022年度公路交通优秀勘察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2.2018.12,《大化至巴马公路第二期工程》-2018年度公路交通优秀勘察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3.2025.07,《观音山隧道》-《2025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等次 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一等奖,排名第一;

4.2024.09,《镇康(南伞)至耿马(清水河)高速公路大梁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2024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等次 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一等奖,排名第一;

5.2023.05,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工程》-2022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等次优秀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一等奖,排名第一;

6.2020.07,《南宁珺玺居住小区勘察(一期工程)》-2020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一等奖,排名第三;

7.2021.07,《南宁珺玺居住小区(二期工程)》-2021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一等奖,排名第三;

8.2021.03,《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G72广西桂林至柳州段改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9.2016.12,《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工程可行性研究》-2016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10.2023.12,《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2023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

三、荣誉称号(国务院部委,自治区党委、政府,国家行业协会,省厅,广西行业协会等颁发的个人荣誉称号18项)

1.2023.11,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第一批)(原八桂青年学者),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2023.09,第十七届广西青年科技奖,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3.2022.04,2021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4.2025.05,第四届广西卓越工程师奖,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5.2023.06,(首届)2023年度广西交通运输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荣誉称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6.2023.10,第九批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7.2022.12,2022年南宁高新区年度创新人才,中共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8.2024.10,2024年度知网高影响力学者,《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

10.2023.02,中国交通运输协会2022年度“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